11月1日下午,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院领导班子、专职组织员、党委委员,党办、院办、组织部、宣传统战部,以及学系(中心)、临床医技科室、职能部门代表等参加学习。程永忠书记主持会议。

程永忠书记领学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部分,院领导、专职组织员、党委委员及部分科室代表结合分管和负责工作领域进行了交流发言。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卫生毒理与病理学系姚于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等战略,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推动职业健康事业发展,切实关注危害我国职业人群健康最迫切的问题,围绕重大职业性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防治难题,开展有组织的医、教、研工作。认真落实医疗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两高”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学科振兴计划项目为抓手,内培外引,健全师资人才梯队,发挥学科优势和专科特色,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做四个面向的科技攻关,扩大华西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与病理学和职业医学的社会学术声誉。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陈丹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健康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对照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及高质量公立医院的建设标准,以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性公共卫生人才及医防融合人才为己任,优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聚焦未来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问题,积极在卫生政策与管理领域探索及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推进管理理论与健康实践相结合,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为建立、完善健康中国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李鸣: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和我院“两高”发展策略保持一致,坚守教育初心,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国家一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质培优;加强思政课程、劳动教育以及对应建设工作,为国家培育“金师”“金课”,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医学教育学科体系。要配合健康中国各项行动,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塑造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模式,把本学科的科研工作转化为人民健康计划和行动的点滴,提供更多更专业的社会服务,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终身奋斗目标。
微创外科戴轶:作为医务工作者,微创外科一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立足工作实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加贴心、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个人和科室的能力,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积极提高科室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外科医师的临床及手术技能和科研能力。科室能力方面:以泌尿盆底为例,倡导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在广泛发展泌尿外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男科和盆底外科作为我们特色亚专业,同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培训班、义诊、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和方式,不断提升和拓展区域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强化管理,改善服务,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
职业病科彭莉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人民至上,健康至上,践行“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健康是我们职业医学人的责任。经过理论学习和思想解放,我更深切理解到职业病专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和意义,我们要将医防融合落实到工作进程中,将职业病的预防诊疗康复及研究各项工作全方位推进。
检验科何秋蓉: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助力学院医院“两高”建设新征程,作为学院医院的一份子,我们应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检验科是医院平台科室,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各专业均衡发展,注重特色专业拔高,尤其是毒检平台建设;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与临床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三是检测既是服务,也是创新:服务要以质量与安全为抓手,长抓不懈;创新要以人才和学科为主干,持续发展。
急诊科/ICU彭江梅:作为临床一线护士,我将扎扎实实立足工作岗位,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同时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将护理人文融入到患者的护理中,让患者获得更优就医体验。同时我们要不断向人民群众科普急救知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老百姓能防住病,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健康。
医务部王佳表示,将继续发挥医务部在全院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做好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狠抓医疗质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等工作。护理部黄小艳表示将直面护理队伍建设的不足,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建立人才梯度,强化护理学科建设。院感部黄俊波表示,将多学习、勤思考、以更精准的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牢牢守住院感防控底线,确保院内零传播、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漏诊。公共事业发展部方爱平表示,将推进学科联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借助远程智慧信息系统,做深做实联盟合作;加快人才储备和培养,支撑学科强劲发展;做足全面准备,助力分院建设。
专职组织员杨润华表示,我院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通过院党支部设置调整的契机,将德才兼备的党员推选到支部委员中,带领师生促进党建与事业同向聚合,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水平。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邹毅表示,将积极探索全民健身的方式方法,为员工健身提供免费场地,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党委委员兰亚佳表示,将把健康中国发展建设涉及的规划、举措、需求融入到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教育学生以国家、民族昌盛为己任,从道德、能力、素养上加强修炼学习,做国家发展的有用人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科学研究,为实现中国更高质量的发展做贡献。党委委员宋静媛表示,高速发展依靠广大职工、发展成果也由全体职工共享,今后我们更要凝心聚力,筑牢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为民解忧的服务情怀,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琦表示,我们要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尤其坚持预防为主,我院要突出学院医院学科优势,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发展,大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协同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卫生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创新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能力,持续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副院长潘杰表示,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农村、社区就是当前医药卫生体系的短板、弱项。在医院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把自己摆对位置。学院医院的“两高”建设完全契合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精神。作为纳入国家委预算的三级甲等医院,我们的定位一定是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是接下来医院的建设目标。副院长沈江表示,要通过校地共建等模式,建设新院区,扩大我院业务范围辐射区域,同时加强医联体建设,让更多群众能享受到我院优质医疗服务;发挥院院合一优势,积极推动创建农村/社区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基地,探索兼具预防与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全面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医学、老年医学为切入点,深入推动学院医院深度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副院长杨罗表示,我院将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效能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提升自身医疗实力和加强对外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院长张本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对我们华西公卫/华西四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学院医院也正在“两高”建设征程上奋力迈进,要着力构建学院医院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路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一是不断加强“内功”修炼,提升自身硬实力,增强社会参与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要营造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要在全院范围内形成愿担当、能担当、敢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不断提升竞争力,为学院医院“两高”事业添砖加瓦;三是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面对学院医院发展道路上的难题,要敢于亮剑、敢于挑战,发扬“卓越 为民”的院训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医教协同,在资源布局、体系运转、管理体制上取得重大突破。
党委书记程永忠总结发言,要求学院医院干部职工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实干兴院、团结一致向前看。希望干部职工能胸怀宽广、格局高大、视野开阔,要把握行业趋势、增长知识技能、拥有创新精神,对工作有新思维、新方案、新思路,真正助力学院医院“两高”事业发展。
程永忠书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作为国家卫健委唯一一所职业病防治专科三甲医院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院合一的单位,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挑战。我院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在“两高”建设中凝练出医防融合的新体系、新机制、新方案,为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探索出华西公卫/华西四院的新模式,成为国内医防融合的新标杆。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院医院“两高”建设实际,程永忠书记还强调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要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充分利用“成都未来医学城”等校地合作契机探索多院区发展新模式,以适度规模聚集人才、发展人才,为建设国家职业病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积极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在党建与事业融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人事薪酬改革、廉洁风险防控、“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三是要发挥华西公卫、华西四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科普、健康管理领域的优势,精心打造,形成品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四是要充分发挥我院长期以来在老年医学、安宁疗护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大力探索养老产业新模式,拓展我院防治康养综合产业链;五是要发挥我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的专业优势,依托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建设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级高端智库,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政策建议。